烟雨周庄:一场穿越千年的水乡邂逅
初遇周庄
七月的江南正值梅雨季节,我撑着油纸伞踏入周庄时,细雨正为这座"中国第一水乡"蒙上一层朦胧的面纱。青石板路上泛着水光,倒映着两岸的白墙黛瓦,沈厅门前的老柳树在风中轻摆,仿佛在向游人讲述这座古镇900年的故事。
水巷漫游
乘一艘摇橹船是感受周庄灵魂的最佳方式。船娘穿着蓝印花布衫,用吴侬软语唱着《茉莉花》,乌篷船缓缓穿过双桥的拱洞。两岸的茶楼飘来碧螺春的清香,临水而居的人家正在石阶上浣洗衣物。最令人惊叹的是张厅的"轿从门前进,船自家中过"建筑奇观——明代富商的宅院竟将河道引入自家庭院。
舌尖记忆
在贞丰街的老茶馆里,我品尝了地道的"万三蹄"。棕红色的蹄髈酥烂入味,配上用井水冰镇的桂花酿,这是沈万三招待贵宾的秘方。转角处的阿婆茶摊上,老奶奶用铜壶煮着熏青豆茶,咸香中带着松木香,是水乡人消暑的智慧。
夜色沉醉
华灯初上时,南湖秋月园的灯光次第亮起。古戏台上传来昆曲《牡丹亭》的婉转唱腔,而茶楼里评弹艺人三弦叮咚,唱着《玉蜻蜓》的悲欢离合。坐在富安桥头看夜色中的灯笼倒影碎成星河,突然明白陈逸飞当年为何选择在这里创作《故乡的回忆》。
告别时分
次日清晨,在游客大军到来前,我独自走过尚在睡梦中的小巷。早起的妇人用木桶从河里打水,糕团店蒸腾着海棠糕的甜香。在全福讲寺的晨钟声里,最后望一眼这个"镇为泽国,四面环水"的梦里水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