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书馆闭馆的铃声如同一声悠长的叹息,回荡在穹顶之下。最后一排脚步声消失在门外,巨大的空间瞬间被一种沉甸甸的寂静填满。尘埃在从高窗斜射进来的最后一道夕光中缓缓起舞。我是林默,这座百年图书馆的夜班管理员。我的工作枯燥而机械:整理归还的书籍,修补破损的书页,将迷途的卷册送回它们沉默的队列。
那晚,我在古籍修复室深处整理一批刚接收的捐赠旧书。空气里弥漫着陈年纸张、霉菌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樟脑气息。在一摞泛黄发脆的线装书底下,露出一角暗青色的硬壳封面,没有书名,只有一些磨损殆尽的烫金纹路。我好奇地抽出它。书很薄,入手却异常沉重,书页是某种从未见过的坚韧材质,触手微凉。更奇异的是,当我拂去封面的积尘时,那些暗淡的纹路竟在指尖下泛起一层极微弱的、幽蓝色的荧光,如同沉睡的星屑被唤醒。
鬼使神差地,我带着它回到值班室的小桌旁。台灯下,我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。纸页上并非文字,而是一些细密繁复、闪烁着同样幽蓝光泽的线条和符号,像某种失传的星图或电路。指尖无意识地描摹过其中一个复杂的节点——刹那间,一股强烈的吸力从书页中传来!眼前的光线扭曲变形,值班室的书架、桌椅如同被投入漩涡的碎片飞速旋转、拉长、消失!刺骨的寒意瞬间包裹全身。
等我恢复知觉,发现自己站在一片无垠的黑暗虚空中。脚下是冰冷光滑、如同黑色琉璃的“地面”,延伸至视线的尽头。头顶,没有日月星辰,只有无数悬浮的、散发着或明或暗幽蓝光芒的“书册”。它们大小不一,形态各异,有的完好无损,光芒稳定;有的残破不堪,光芒闪烁不定,如同风中残烛;有的则彻底黯淡,像冰冷的陨石碎片漂浮着。巨大的寂静压迫着耳膜。
一个意念般的声音直接在脑海响起:“守灯人,你迟到了。”声音古老而疲惫。我骇然四顾,只见一个由流动的幽蓝光线勾勒出的模糊人形轮廓,出现在我身旁,它手中托着一盏小小的、光芒微弱的提灯。“这是‘识界’,众生的记忆、思想、文明的微光汇聚之地。我是上一任守灯人,即将消散。你的触碰,开启了契约。”它“说”着,那盏小灯缓缓飘向我手中。
冰凉的触感传来,同时涌入脑海的是浩如烟海的信息碎片:如何辨识“光册”的衰败征兆,如何用自身的“心念”去温养、修补那些暗淡的书册,如何抵御虚空中偶尔掠过的、专门吞噬微弱光芒的“噬光暗流”。我成了这片知识星海的新任守灯人。无数个夜晚,当现实世界的图书馆沉入睡眠,我的意识便穿梭至此。我学着用专注的意念,像修复古籍一样,轻轻拂过那些光芒摇曳的书册,将自身对文字的热爱、对知识的敬畏,化作温煦的能量注入其中。看着一本本濒临熄灭的光册重新稳定、焕发微光,那种满足感难以言喻。
然而,一次强大的“噬光暗流”毫无征兆地袭来。它像无形的黑色潮汐,裹挟着刺骨的虚无感,所过之处,光册纷纷剧烈震颤,光芒急剧黯淡!我拼命护住手中的提灯,试图驱散靠近的黑暗,但个人的意念在汹涌的暗流面前如同萤火之于深渊。提灯的光芒迅速缩小,绝望像冰冷的藤蔓缠绕心脏。就在光芒即将熄灭的瞬间,我下意识地紧紧抱住怀中那本将我带入此界的暗青色书籍——它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强烈蓝光!光芒如同坚韧的护盾,瞬间逼退了近身的黑暗。更奇异的是,那些曾被我用“心念”温养过的光册,仿佛受到感应,也纷纷投射出或强或弱的光芒,汇聚到我的周围,形成一片小小的、却异常稳固的光之岛屿,在无边的黑暗虚空中倔强地燃烧着。
当暗流退去,识界恢复死寂。我站在光之岛屿的中心,手中的提灯和那本暗青色的书都恢复了平静的微光。望着周围无数闪烁的光点,我忽然明白:守护知识的光,从不是孤独的苦役。每一缕被点亮的微光,都蕴藏着照亮黑暗的力量。而真正的守灯人,并非孤勇者,他本身就是那根引燃燎原之火的、最初的灯芯。当现实世界的晨光透过图书馆高窗洒落,我合上那本暗青色的书,封面的幽蓝纹路已深深烙印在我掌心。每一次闭馆的铃声,不再是结束的叹息,而是一声召唤——召唤我再次潜入那片寂静的深海,去点亮,去守护,那人类文明在无尽黑夜中永不沉沦的星群。